局部细节 / DETAILS
作品简介 / INTRODUCTION
本站收集的《清明上河图》相关版本
◆5、张择端(传)《清明易简图》(台北故宫藏)
◇6、仇英(传)《清明上河图卷》或为苏州片伪作(台北故宫藏)
◇9、款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或为伪作(维也纳应用艺术博物馆藏)
《清明易简图》,传宋张择端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画卷尾端的山石上有“翰林画史臣张择端进呈”签名,画卷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是一幅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
款识题跋
款识
翰林画史臣张择端进呈。(在石上)
清高宗引首行楷书题
梦华陈迹,印记: 乾隆御笔。
清高宗引首行行书御题
以易易难简易繁。舜举两字卓识括万端。世间只知清明上河图。谁知羲经妙义乃于世道关。尔时宣和朝士班。蔡童王高甲第攒。君臣嬉乐答韶节。惜无长绳系流年。亦有舟车宾远域。酒楼豪饮银杯掷。纲来花石竞新奇。岂计闾阎被辛螫。囊金橐币输朱门。百姓膏脂饱鬼蜮。汴京富贵瞥眼销。可怜画图沦草棘。展转流传数百年。分宜豪敓谁能匿。严败尤物入大内。小监窃取藏精粹。徒供失得阅荆凡。那有谟猷告房魏。征诗阅月并书呈。大耋欣犹食履泰。擘笺和韵速就能。画谱考证何须明。纳忠因事吾所悉。广平不异图无逸。今岁新正。沈德潜以此图进。而未有题句。且考书画谱。止有清明上河图。无所为易简图者。易简之名。始见于苏舜举诗。而未详其义。又张丑清河书画舫。载图有张着跋。而此卷亦无之。因以询之德潜。且赐参助其颐养。并征其诗。及考识。兹既成长什。兼疏举一二。缮笺呈至。悉出手书。九衣失余老人。能拈弄笔墨若此。即可为希世珍。不特择端画卷足传而已。其无可考证者。皆不妨概置之。既以德潜作装池。附缀于后。即用其韵题卷中。戊子(1768年)暮春月中浣。御笔。印记: 干、隆。
苏舜举拖尾楷书题跋
清明易简新图成。汴河桥上新烟生。春光盈眼客船净。桃花逐浪柴门清。微茫沙岸绕红绿。隐隐层城灿花竹。江航初渡浣花津。楚客时归市廛屋。百家技艺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卷舒熟视若有声。静听只如空宙(点去)宇宙。村墟都市遥相通。碧瓦朱甍一望中。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求火钻青枫。烟花媚景一朝会。忻喜忧虞情不类。何劳周举禁寒食。辟榖忘餐此为最。依然贾傅门前井。仿佛君平在真境。公输犹构定王城。世禄之家设彩屏。翡翠楼高云雾深。鸳鸯睡暖堆重衾。五陵豪俊骄肥马。百代公侯朋盍簪。苍然粉墨真可嘉。须知笔兴超烟霞。依稀收尽人间事。郭薛张吴有几家。何日溪花能笑日。几年客䑲桥边出。今朝共赏不知暮。千载常钦古人笔。元贞元年(一二九五年)月正上日。苏舜举赋。印记: 舜举、苏氏之章。
清高宗隔水行楷书题跋
卷后旧有天辅五年赐钱妃字。按天辅为金太祖年号。其时方开剙。岂有钱妃之事。且其年为宋宣和三年。彼时汴京无恙。亦尚未兴助金灭辽之议。此画不应入金。沈德潜考证。则云童贯蔡攸。尝奉使助金灭辽。安知不以此图媚金。第求金之事。在宣和四年。即如所云。此卷亦不应预为金有。是天辅款字。盖出于庸手妄作。然是图声价自在。无借别资膻芗。而多一赝款。适足滋惑。因命重装时。裁伪存真。亦有合于易简之道。固可不烦言而解也。戊子(一七六八年)清和月中浣。画禅室再识。印记: 干、隆。
沈德潜拖尾行楷书题跋
题清明易简图。清明上河事纤繁。宋臣写者张择端。宫殿桥梁及人物。舟车市肆连重关。尊卑老少男妇班。万人𧥄𧥄蜂蚁攒。须眉生动形态别。书窗摹写逾一年。可惜画图流传滞绝域。金玉陡向沙漠掷。播迁转入钤山堂。父子锋芒肆辛螫。严败旋经入内廷。寺人攫出同鬼蜮。诡云麋烂太液池。实售豪民置荆棘。灵物埋藏二百春。神光焯烁难遮匿。小臣偶得之。上呈九重内。敢将鱼目混珠光。漫取碔砆昭玉粹。题中易简二字有深思。宋代奢华异唐魏。此图深得圣人心。公正和平永康泰。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圣心易象同光明。他人观图赏纤悉。圣人观图等无逸。清明易简图疏解。张择端清明画图。本有二幅。一在张英公家者。名上河图。有张着跋。一留汴京者。无跋。意即易简图也。(见吴匏庵集)。金天辅五年。即宋徽宗宣和三年。中国之物。不应遽入外邦。按宣和四年。遣童贯蔡攸助金伐辽。二人邪佞。又皆工画。时子女玉帛。皆不吝惜。安知不以此图媚金。天辅得之以赐钱妃。一时事也。金贞元二年。即金主亮。亮于图上有题字及玺。明代此图归李东阳宾之。图上有二印。又归王世贞元美亦有印。严嵩巧取豪敓。归嵩。(见历代鉴藏画家)。嵩有分宜二印。子世蕃。有东楼二印。严败。入大内。为小内臣窃出。诡云藏御沟石洞。积雨麋烂。(见书画谱)。实售与吴中吴家。今子孙不复存矣。清明上河。宋代积久豪华。择端本翰林。寓讽谏。画一年余。难矣。而转曰易。人一万余。繁矣。而转曰简。干以易知。坤以简能。包涵大易精义。外人但称上河。从其便也。咏诗之人。俱无可考。张英公本。今艺苑不传。臣学殖浅陋。家无藏书。故所见只此。臣沈德潜。年九十有六。印记: 臣、德、潜。
印记
鉴藏宝玺:内府图书 、乾隆御玩 、懋勤殿鉴定章 、几暇鉴赏之玺 、澂观 、寓物于物 、古希天子(重一) 、扇以春风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宝(重一) 、太上皇帝宝 、八征耄念之宝(重一) 、鉴古 、寿 、笔端造化 、垂露 、笔华春雨 、写心 、几暇怡情 、得佳趣 、心清闻妙香 、见天心 、即事多所欣 、嘉庆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苏氏之章 、分宜严氏 、东楼子(重一) 、龙山居士(重三) 、严世藩印(为龙山居士印叠钤所掩。重三) 、宾之 、中丞印(半印) 、琅琊王氏图书记(重一半印一) 、古娄朱氏宝藏(重一) 、朱氏家藏(半印。重一) 、冠世珍玩(重一半印一) 、昆阜书屋(半印。重一) 、五世司马(半印。重一) 、剡源 、乾坤仲献(重一) 、河东(半印) 、书(残印)。
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 、乾隆鉴赏 、石渠宝笈 、三希堂精鉴玺 、宜子孙 、石渠定鉴 、宝笈重编 、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