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细节 / DETAILS
作品简介 / INTRODUCTION
《潇湘白云图》卷纵29.3厘米,横340.8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是董其昌七十三岁所作。图仿米芾笔意,以墨韵幽雅,意境深邃取胜。用略为夸张的笔法去捕捉流动的大气,描绘多变莫测的云烟雨,使得绮丽多姿的山水更富有直观表现的色彩。
图绘潇湘春色,远处群山雾列,苍苍漭漭;沙洲汀渚,草木葱茏;近处岗陵林木,明丽洒落,山坳中庐舍数椽,雅致清旷;江边一泓清溪湍急泻入江中,湘水凝然不动宛如一面明镜。娴熟的“米点”装饰群峰之巅,“飞白”技艺现出雾海缠绕的山腰,近山多用披麻皴突出山之向背分明,树法皆出“二米”更显得众木竞长,生气盎然。全幅墨色沉稳,功力深厚,风格清润,准确地表现了江南山野湿润旷远,烟云变没的特点。
画心有乾隆题款:“已传北苑超群法,更得南宫三昧奇,应是迎眸堆湿润,楚江烟雨动经时,乾隆丁卯初冬御题。”前钤“丛云”朱文长方印,后钤“几暇怡情”朱文方印,“乾隆震翰”朱文方印。
后有作者题识:“董北苑好作烟景,烟云变没即米画也,余於米芾潇湘白云图悟墨戏三昧。丁卯(1627)三月思翁识。”前钤“画禅”朱文长方印,后钤 “宗伯学士” “董氏玄宰”白文方印。
画后又有作于已未年(1619)65岁时楷书杜甫诗《谒玄元皇帝庙》一首。此卷又称《潇湘白云图》为董氏七十三岁游江南时所作,属晚年诸作品中的上品。《石渠宝笈续编》,《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之一》均有著录。
先为清安歧收藏,后入清内府藏乾清宫,溥仪携带东北。
画作内容
展开此长卷,一望而知描写潇湘白云景色。画面群山横卧,峰峦出没,连绵亘垣,山势较为平缓,远处云雾显晦,烟水茫茫,洲渚掩映,山上和山坳处树木成林,茂密成长。山脚下临水处房舍、屋宇鳞比,渔村座落其问,山间的林壑,沿河的洲渚等所有的景物,都掩映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表现出南方湿润的气候,呈现出一派江南平远的山光水色的景致。
创作背景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湘水,汇合流入洞庭湖、景色极为幽美,世称“潇湘”。此图为伤北宋米芾笔意。在他存世较多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临仿宋、元各家的画法,并在题识中加以标榜,虽然处处讲求摹古,并不是泥古不化,而能够脱去窠日,白成风格。此画就是仿米芾笔意,且在画幅的自题识中加以标榜。
艺术鉴赏
此作品描写的中心不是山密、江流、林木,而是山中、江上、林间浮动的云雾,画面追求江南的云山,点出了此画的主题。即在画面上能很清晰看到山中、江上、林间有一道道宽阔白色烟云带,上连汉,下连江湖和山下,犹如“炬之光,通体皆灵”,这种烟云变幻,没有任何笔墨的痕迹,能传达出在爸茫云雾中自然界的特殊韵致。这些没有笔墨痕的墨戏,即空白或无墨处,都是董其昌着意于此,亦即计白当墨,可见董氏把黑白对比,虚实相须,运用得十分自然,落笔时心手相应都紧紧扣住对象的结构与质感,这不是片面地玩弄笔墨,这是有着相当的难度,非般画家所能企及的。整个作品用笔洗练,墨色淡而润。山石的沿边皆空白,于是每个山石以黑白、阴阳,表现立体感,而且它们之间左右较实,中部较虚,使画面空间因虚实互用而十分灵活。山峰用重墨绿染山头、山腰留出大片空白,以示拦腰白云,主要山脉有横点,近处山坡加披麻皴笔意,远山用大笔墨团晕染,远树用墨写出枝干,然后皴染点叶。山中大片自云与浓重的山头,丛树形成黑白与虚实的强烈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冈峦山峰中白云缭绕的迷雾景色。
题跋释文
董其昌《潇湘白云图》书画合壁卷题跋
①配极玄都②閟,凭虚禁御长。③守祧严具礼,掌节镇④非常。碧瓦初寒外,⑤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仙李盘根大,⑥猗兰奕叶光。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画手看前辈,吴生远⑦擅场。森罗移(遗)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⑧冕旒俱秀发,⑨旌旆尽飞扬。翠柏深留景,红梨迥得霜。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⑩谒玄元皇帝庙,庙有《五圣图》,图吴道子画,徐浩书杜诗。乙未年平月之望临,玄宰。
①配极(pèi jí ) 配享于宗庙。
②閟(bì ) 幽静。
③守祧(shǒu tiāo ) 古官名,掌守先王先公的祖庙。
④非常(fēi cháng ) 跟平常不同。
⑤金茎(jīn jīng ) 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指承露盘或盘中的露。
⑥猗兰(yī lán ) 汉殿名。相传汉武帝诞生前,父景帝梦赤彘从云中而下,入崇兰阁,因改阁名为猗兰殿。后武帝生于此殿。
⑦擅场(shàn chǎng ) 指压倒全场;技艺高超出众。
⑧冕旒(miǎn liú ) 古代天子的礼帽和礼帽前后的玉串。
⑨旌旆(jīng pèi ) 指旗帜。
⑩谒(yè ) 到某人的陵墓表示敬意;进庙拜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