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观音菩萨像》
局部细节 / DETAILS
作品简介 / INTRODUCTION
潢川文化馆在文××革×中冒着风险把吴道子的画像碑埋在地下十多年,于1983年文物普查中挖掘出土,刷洗一新,存放在文化馆院内。
碑为青石,碑长237公分,宽79 公分,观音像的头部是阳刻,身部是阴刻,赤脚露手,脚踩层层浮云,刀法细腻,形象逼真。上款是“唐吴道子作”,下款是“大明天启三年仲冬,弋山后学方明勒石”。
此碑原在潢川南城西湖侧“水姑娘娘”庙内(今已毁),国民党伪专员徐亚屏于1934 年从宗教迷信的角度出发把它镶进小南海庙内。此庙很大,在豫东南都较驰名,为此招来不少游人,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赞赏。
庙内的和尚得知此画珍贵之后,从此拓片出售,每张银元五至十元,流散邻近几县。从铭文的记载是唐以后明代刻制的,据考证,确是吴道子的真迹,因此轰动遐迩。清末遗老传闻吴道子作《观音像》画碑原件于明末兵燹摧毁,拓片流传江西,清江西巡抚李嘉乐(字宪之,潢川人) 归故乡又为勒石立碑。
《观音像》与吴道子的著名作品《送子天王图卷》、《五圣图》、《钟馗捉鬼》一样,有独具一格的佛教画的特长,充分运用了线描的艺术表现功能,遒劲雄放、变化丰富的线条,能表现出物象的“高测深斜,卷褶飘带之势”,古代画家们形容为“吴带当风”,这与史书记载的吴道子的画风很相近。此画是否为后人临摹,难以断定,但也不愧是艺术珍品。
吴道子(约689—758年) 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是盛唐时期一位杰出的画家。少时孤贫,曾在张孝师门下学艺,艺术上仿效张僧繇的风格(张僧繇是梁朝的侍郎,画技高超)。吴道子到十五岁时大器已成,对人物、山水楼阁、花鸟各类画技无一不精,而佛道画尤佳,仅壁画就有三百余间,集中在长安洛阳一带的寺院之中。相传他在墙壁上画了毛驴,每天晚上都可以听到有踏蹄嘶鸣之声,用具常被踢碎。大诗人杜甫看了他画在洛阳玄元庙的壁画《五圣图》,激情写下赞扬的诗句:“画手看前辈,吴生独擅场。森罗施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兖,千官列雁行。冕旒俱秀发,旌旗尽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