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作网LOGO

书法

东晋·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拓本)

高清原图下载

原图尺寸:8199×4500像素(300 DPI)

文件大小:46.60 MB( .jpg格式)

作品名称:乐毅论·越州石氏本

作品作者:王羲之( 越州石氏本·拓本)

创作时间:东晋 / 梁模本

王羲之《乐毅论·越州石氏本》

东晋·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

局部细节 / DETAILS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1)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1)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2)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2)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3)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3)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4)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4)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5)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5)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6)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6)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7)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7)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8)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8)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9)

王羲之《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局部 (9)

作品简介 / INTRODUCTION

  越州石氏本,传为宋高绅任湖北转运使时得《乐毅论》刻本残石於秣陵,石存前半段二十余行。沈括尝亲,并认为是王羲之亲书於石的刻石。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四亦有类似沈括之说的记载:“右《乐毅论》石,在故高绅学士家。绅死,人初不知惜,好事者往往就阅,或模传其本,其家遂秘密之,渐为难得。後其子弟以其石质钱於富人,而富人家失火,遂焚其石,今无复有本矣。”传世的《乐毅论》,皆摹刻本。著名者,南宋有越州石邦哲《越州石氏帖》本,明朝有文氏《停云馆帖》本、陈巗《玉烟堂帖》本、吴廷《余清斋帖》本、王肯堂《郁冈斋帖》本,清朝有冯铨《快雪堂帖》本。《越州石氏帖》本,仅存二十九行,帖首第一至五行下方缺一角,第一行“初”字,第二行“为劣是以叙而”六字,第四行“必迂回”三字,第五行“其”字。第二十九行仅剩行末“海”字,亦称“海字本”,与沈括所记相符,当是据高绅所藏残石旧本摹刻。

  《乐毅论》 小楷,梁模本有题款“永和四年(348)十二月甘四日书付官奴”。据说原石曾与唐太宗同葬昭陵,或说《乐毅论》之书在武则天当政时散人太平公主家,后被人窃去,因惧来人追捕,遂于灶内焚之。王羲之《笔势论》中对王献之说:“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尔臧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诸友。”他用自己精心创作的《乐毅论》作为范本,又以《笔势论》作为理论,从虚与实两方面启发王献之的悟性,导引其进入书学的正轨。从现存的本子中还可看到笔画是灵动的,横有仰抑,竖每多变,撇捺缓急;结构上或大或小,或正或侧,或收或缩;分布则重纵行,不拘横行。从整体上言,在静穆中见气韵,显生机。

  《乐毅论》系王羲之小楷法帖,创作于永和四年(348年)。《乐毅论》为三国时期夏侯玄所撰,是一篇论述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征战主事的文章。王羲之抄写这篇书迹,是付给其子王献之的。原迹久已不存,有《越州石氏帖》、《玉烟堂帖》、《快雪堂帖》等众多刻本传世。

相关作品 / RELATED